12月12日,北京市举办义务教育学校课内课间一体化育人研讨会在清华附小召开。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委主任李奕,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竹娟,清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谢维和,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宝华出席并致辞。北京市教科院党委书记董竹娟进行了总结讲话。
研讨会呈现了六节现场观摩课、丰富多彩的常态课间活动、窦桂梅校长《时间育人:过好学校一日生活——清华附小课间一刻钟育人实践创新》主题报告,以及由专家、老师们和家长代表参加的圆桌论坛,共同总结经验,交流如何更好地优化我们的课间生活。
01
1
从少代会十佳提案到北京市小院士获奖
三年 6 班王禹为同学,在课间时长调整后主动作为。他通过访谈发现近 80% 的同学对运动充满热情,并且对运动场地有着迫切期待。随后,他测量场地距离、请教老师,最终提出规划教学楼内及楼前空地、优化图书角与益智区、增设预备铃等建议,获学校认可与推广,其提案更是在北京市小院士活动获奖,尽显成志少年的担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从一个个研究提案到我们自创的三字口诀
还有很多成志少年通过小口诀、小倡议、小课题、小提案等一系列举措,积极主动地在课间出谋划策,以自己的所学创造属于我们的课间。让课间是一种玩,更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创意与创造。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3
来自8868位成志少年的创意思考
清华附小教育集团8868位成志少年参与的课间活动问卷调研中发现,课间十五分钟学生最期待的活动除了读书阅读、同伴互动、户外活动外,还有自创游戏、观察动植物、独处发呆等。
调研
期待
建议
最大变化
最喜欢的活动
4
成志教师们课内-课间的创意行动
备好课内课间“双课”,实现课内课间服务的“双重育人”任务。老师们从教育、教学、安全、趣味等角度提出上百条建议,列出了详细的课间活动清单,丰富了课间的选择。
课堂衔接
清华附小的老师们有句口头禅,“左手课标,右手教材,心有儿童,学出精彩。”当课间一刻钟牵动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课堂结构优化”,做好课内课间的有机衔接。本次研讨会现场呈现的6节课,就是立足课堂高质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衔接的尝试。
语文:《记一次游戏》为课间扩内容
体育:《跳绳》为课间做支持
数学:《剪拉花》为课间供游戏
劳动:《缝沙包》为课间添道具
科学:《我们来做“热气球”》为课间增选项
美术:《瓶盖玩偶》为课间创玩法
5
成志家长们增进“时间育人”的协同力量
家校共育,共同打造“课间一刻钟”的好故事,把“家庭生活”与“学校一日生活”协同起来,由“课内课间”延伸到亲子活动、家庭育人,促进儿童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
圆桌论坛
亲子运动会
02
课间15分钟撬动了空间的重组,开启了时空的统筹,从教室到走廊的各个角落,甚至延伸到专业教室和操场,形成了学校课程系统生态变革的“课间微课”。
1
聚焦课表,重塑课间!
老师依循不同学段同学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我们一起制作了一份清晰明确的高质量一日生活课表。
这份课表可是我们的“时间管理秘籍”,它巧妙融合了我们对时间、空间、交往、活动的各种需求,让每一分钟都充满意义。3个15分钟+2个30分钟的健身大课间时光,成为我们释放活力的舞台。
2
场景重构,空间重组!
操场上、走廊中,教室里各处场景皆为自主、自助、共享的成长空间,我们尽情挥洒个性、释放活力,创意飞扬,活力满校园。
地面上的“秘密地图”
人文广场音乐驿站
勇敢者的“攀岩墙”
梦想与创意的乐高墙
心灵的“阳光房”
安排好自己的课间一刻钟
3
班级创意工坊,联动时空
班级成为课间创意工坊,不同年级的创意设计联动了班级、走廊、区域、角落等;低学段侧重趣味体验与动手制作;中学段侧重创意设计与团队挑战;高学段侧重学科理解与实践运用……
高学段《竹节人》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课上同学们形成图文并茂的“玩具制作指南”,课间就地取材,用吸管、纸筒、废旧笔杆动手制作竹节人,并进行竹节人比赛。我们既阅读了文本的相关内容,还把其从静态、平面、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了动态、立体、活泼的游戏。
我们还打破课堂场域,从课上延伸至课间,玩出了新名堂。有几个同学把竹节人凑在一起,自导自演起了竹节人微电影《三英战吕布》。
03
附小十多年来一直有“一日蹲班”的传统,校长、管理者及各类人员打破壁垒、全面观察、共同聚焦、协同改进,在一个班级进行全景观察、诊断与反馈。
当课间增加了5分钟后,我们进一步聚焦3个课间时光和2个大课间,从学习、游戏、健康、交往、劳动、饮食、运动等方面有了一系列的优化升级。
1
学生联合游戏,同伴关系的相容
课间下课铃一响,校园里瞬间欢腾!有的同学在班级内,自由组队,联合游戏;有些同学进行跨班级活动,相互邀请,共同游戏。
创意与规则并行。七巧板拼出智慧火花,“你问我答”挑战思维极限,魔尺变幻莫测。同学们在自由探索与团队比拼中,创造力与团队精神齐飞!同时,安全微班会与分组管理,让活动井然有序,快乐与安全同在。
2
老师分工合作,育人与陪伴相容
老师巧分工,班主任团队显神威。第一班高老师拼插区引创意,第二班主任赵老师跳大绳区指导,第三班主任信息老师静态活动来助力,确保我们在不同类型的课间活动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参与和发展。
空间分区有静有动,下棋、魔球、翻绳乐翻天,跳皮筋、乒乓球、套圈欢声笑语。楼道虽小,快乐无限!
3
静态活动,资源与需求相容
纯智力的挑战课后,班主任会带领我们去户外做有氧运动,给大脑来个休闲调节,补充能量;形体课与体育课后,身体有点“电量不足”,别担心,益智游戏、阅读、科学观察、社交聊天等静态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就像是给大脑和身体按下了一个“重启键”,帮我们以最佳状态迎接下一节课的挑战!
兴趣小组展风采:“快乐读书吧”书香四溢,“郑重‘棋’事”智斗群雄,“妙笔生花”文采飞扬,“班级英语角”口语流利。
思维挑战不停歇:投沙包算分、扑克牌“二十四点”、数独解谜、九连环挑战,数学乐趣无处不在!
04
无体育不清华,无体育不成志。学校不断优化智慧操场建设,搭建了集AI50米跑、AI阳光跑步、AI跳绳以及AI益智课间一体机等智慧操场应用场景。
1
AI赋能,运动新体验
智慧操场,AI当家!AI50米、AI阳光跑步、AI跳绳,一键启动,挑战自我。智能识别,语音引导,电子计时,让每一次努力都精准记录。视频回放,自我诊断,技能提升看得见。更有AI益智课间一体机,运动与学科跨界融合,寓教于乐,姿态对比教学,实时打分,错误动作秒纠正。
2
成长树系统,见证每一步成长
学校还为我们研发了“成志阳光跑成长树”,班级集体跑量和里程对应“小树”,随着跑量增加,外显为小树苗不断茁壮成长,最后长成茂密的小森林,并结了果实,直观呈现每日班级运动情况。向每周110公里的目标挑战,用奔跑的方式喜迎建校110周年。
3
全场景智能互联,运动无处不在
操场、走廊、角落,空间重组,AI智能空间无缝覆盖。无感识别,常态记录,帮助学生“AI”动起来!
“我的课间我做主、我的课间我喜欢、我的课间我创意。”
“课间做到四件事,勤喝水、上厕所、备学具、出去玩。”
“课间一刻钟,我的生活倍儿轻松!”
同学们开心地说出了好多类似的金句。这不仅仅是一次课间的变革,更是一次对课程理念的更新,“课间一刻钟”,如同扁担,挑起课内与课后,撬动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激发了我们成长的新动能,让我们的一日学校生活更加优质!
课间一刻钟,这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精彩,也不是仅仅是某一个课间的好玩,而是要让我们在“过好学校的每一日生活”中做到“时间育人”,在没有被辜负的时间里,努力长成祖国期待的模样!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清华附小清河分校
清华附小CBD分校
清华附小昌平学校
清华附小成志幼儿园
清华附小成志幼儿园(清河)